上一期讲了关于可以监控大范围的鱼眼全景镜头小知识点。摄像头能够覆盖但是如果视频画面不清晰、出现网纹、噪点等现象,画质大打折扣,心情就不那么美好了。本期内容将来谈谈,关于视频传输受到干扰引起视频画面出现横纹、雪花等问题的小知识点。
视频干扰
视频干扰就是说,视频监控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“外力”干扰,让视频画面出现网纹、横纹、噪点等,影响监控效果。
视频监控信号传输的传统方式视频基带传输。
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,由图像摄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。
而基带传输的一个缺点就是抗干扰能力差,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对频率越低的电磁波的屏蔽作用越差,因此易受到广播干扰和低频电磁波的干扰,使图像出现网纹、横纹和噪点等,影响监视效果。
表现形式
不同原因的干扰,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。
一、当监控受到工频干扰时,图像会出现雪花噪点、网纹或很宽暗横带持续不断滚动。因为当摄像端与监控设备端同时接地时,由于地电阻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,在两地之间电力系统各相负载不平衡,或接地方式不同引起50Hz电位差,从而产生工频干扰所致。
二、当受到空间电磁波干扰时,图像会出现较密的斜形网纹,严重时会淹没图像。这种情况通常是在架设空中电缆时发生的。
三、当受到低频干扰(20Hz-nKHz)时,低频干扰信号会在传输线缆上产生干扰电压,此时图像会出现静止水平条纹。与低频干扰不同,当视频传输过程中,受到高频干扰时,监控图像会出现雪花点或高亮点。出现雪花点现象,通过改变视频电缆的路径避开高频干扰源解决问题。
四、当受到反射干扰时,图像出现重影。这个与同轴网络阻抗不匹配(也称失配)有关。而当受到静电干扰时,图像会间歇出现网纹和噪点。静电对视频传输干扰情况取决于静电电压差的大小,严重时会造成接口芯片的损伤或损坏。